第一届眼科分会成立大会暨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授牌仪式暨四川省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仪式成功召开
2024-09-28 阅读次数:389
2024年9月28日,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第一届眼科分会成立大会暨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授牌仪式暨四川省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在成都顺利召开。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 局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田兴军通过视频发表致辞。田兴军指出,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涉及全年龄段的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眼疾患病人数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升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构建完善的眼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眼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田兴军要求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眼科分会成立以后,要传承发扬好廖品正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和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方法和技术,培养更多技术精湛、医者仁心的眼科专业人才,广泛开展眼健康的宣传教育。愿更多眼科同仁肩负起传承创新的重任,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田兴军发表视频致辞
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张虹会长莅临现场并致辞,并要求眼科分会今后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会要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为眼科同仁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分会以及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眼科适宜技术的发展。第二,开展科研创新。分会要鼓励会员积极开展眼科适宜技术的科研创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眼科医疗的水平和质量。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第三,注重人才培养。分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眼科人才。要为青年医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促进眼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服务基层医疗。分会要积极开展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先进的眼科技术带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眼科医疗的水平。要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张虹会长致辞
张虹会长(右一)为眼科分会会长张富文(右二)颁发聘书
张虹会长(右六)与眼科分会会长张富文(左5)共同为眼科分会副会长及秘书长颁发聘书
眼科分会成立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四川省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仪式。
四川省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仪式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艳发表致辞,她希望各位眼科专家能以此为契机,传承发展好廖品正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艳致辞
启动仪式结束后,举办了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授牌仪式。本次仪式,全省25家中医医院获得“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授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药外治联盟”授牌。
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与中医药外治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随即召开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综合防治培训班。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大附属银海眼科医院等九位知名眼科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国医大师廖品正通过视频作《中医眼科诊治眼病的特色与优势》学术讲座
成都中医大附属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作《中医视角下扫频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成都中医大附属银海眼科医院张富文主任医师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学术讲座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王正刚副主任医师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版)》学术讲座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牟琳主任医师作《中医适宜技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学术讲座
眉山市中医医院冯驰主任医师作《黄斑前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术讲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莫亚主任医师作《泪道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学术讲座
资阳市中医医院杨建芳副主任医师作《初探中医循经推拿防控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学术讲座
成都中医大附属银海眼科医院蹇文渊副主任医师作《视网膜图像分析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此次眼科分会的顺利成立是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为进一步落实《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中有关“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 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行业学会(协会)应主动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完善相关专业学术组织,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学术水平”等要求的具体举措。
(文章内容转自: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